這張不是用來測亮點的
而是我們五點多到達小吳哥時拍下的第一張照片。
凌晨五點鐘 我們依照原先跟小鍾約定在Lobby集合
然後就帶著前一天跟飯店預定好的"簡易"早餐就出發了
小吳哥是個熱門的看日出景點 應該來到吳哥的觀光客就一定會安排這個日出活動吧
所以要早一點過去卡位
我們到的時候已經有人群聚集了 不過池塘邊還勉強可以找到一塊空地 可以看到五座寶塔的點
就在這<租>了四張塑膠椅 $0.5/張 開始耐心等待了~
接下來 就是可想而知的慢慢天亮
因為小吳哥是座東朝西的地勢 因此在這裡日出時分看到的會是它的剪影 與池塘裡的倒影
等到太陽差不多都露臉了 今天的日出欣賞也到此告一段落
人群開始散去
這是離開小吳哥前導遊帶我們來看的 <露齒微笑>的仙女~
一般的雕像中仙女微笑都是不露牙齒的 這尊例外
柱子上的雕刻。
棕櫚樹的果實 聽說吃起來有點像果凍 QQ軟軟的~
不過剪到的這顆似乎已經壞了 沒有食用的價值
小吳哥入口處的七頭蛇
上車後第一件事是解決我們的超陽春早餐
為什麼我們住的是四星飯店卻是吃超陽春早餐呢?
因為飯店開始準備早餐的時間是六點 所以我們五點出門就要把早餐帶走的話
廚房還沒開工 所以能領到的只剩下這種不需要費什麼工的食物囉
(Orz..不過吃起來是真的挺乾的 雖然它有多配一瓶水)
[吳哥城簡介]
大吳哥城Angkor Thom以巴揚寺Bayon為中心 四邊共有南、北、西、東以及勝利門五個門,
南門是給一般老百姓走的門 也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門
門前兩排的雕刻則著名的攪拌乳海 (churning the Milky Ocean)雕刻
(這是印度教的創世紀神話故事 大意是說明88個善神與92個阿修羅合力拉著巨蛇攪拌宇宙之海 試圖取得長生不老的甘露)
北門是給文武百官走的門 西門是打敗戰時走的門 東門則是鬼門(Gate of the Dead),也就是從此門將過世的人送出城外火化,
而勝利門(the Victory Gate)和鬼門同位於東面 直通古皇宮的位置 為古代戰爭勝利時所走的門
吳哥王朝本為信奉印度教之王國,但在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1125年-1215年)時,便將宗教改為大乘佛教,吳哥城也在此時建立的。
我們從南門進入大吳哥城
因為是看完日出直接開始我們的參觀行程 大旅行團通常這個時候都是會安排回去飯店用早餐
所以剛好有這個空檔可以和大量的觀光客錯開
大吳哥城的護城河
雖然我們去的時候已經是旱季了
但是還不是最"旱"的時節 所以河底稍微可以看到一些殘餘的水
而乾涸之處已長滿翠綠的青草
仔細看不難發現 由於城門也需肩負守衛的責任
因此入口處並不是十分的寬敞 據說只為了讓大象方便通過而設計
因此如果是搭遊覽車前來觀光的遊客們 也只能在此處下車 改搭20人座的小巴士囉
入城後的樣子
進城之後 首先我們來到了城中心-巴揚寺
巴揚寺是闍耶跋摩七世於12世紀末~13世紀初時建立的
這裡有著49座四面雕著以國王面容為基礎的佛面而聞名
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高棉的微笑"
除了高棉微笑之外 還有值得注意的是它四周壯觀的雕刻壁畫
這裡的壁畫不但雕著戰爭勝利的盛況 更有許多敘述一般民眾的生活景象
例如鬥雞 婦女分娩等等
在高棉王朝的歷史中 由於只有宮殿與寺廟能用石材建造
百姓只能使用木頭及乾草等的建造材料 很多東西都無法保留下來
因此這裡出現的庶民生活也算是少數能讓我們得知當時人民生活景象的資料
這不是廢墟 而是當地政府會把遺蹟的石塊堆疊在一旁 等待金主出現
也就是有錢的時候 才來進行重建的工作
階梯。 後來才發現這個是算好走的
這裡是在玩鼻子碰鼻子的遊戲XDD
成品照
這裡就用長腿照來當個待續的ending吧
下一集不知道又要等多久 科科
回到吳哥遊記